10月14日下午,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我院大型结构试验研究平台第六报告厅作了题为“人境的设计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李欣教授主持,亚洲必赢bmw潘洌副教授、廖宇航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戴晓玲副教授以及我院和林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会。

李欣教授主持讲座

报告会现场
会议伊始,刘滨谊教授以独特的园林视角,对风景园林学科以重新解读:风景园林源于柳宗元笔下“破额山前碧玉流”的清澈江水中,蕴于“山腹雨晴添象迹”的神秘山潭里,融于“荷花满地绿苔长”的生动自然下。

刘滨谊教授
随后,刘滨谊教授谈及柳宗元笔下“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在这里,“旷”指的是开阔辽远的自然景观是正,而“奥”则指的是深邃幽静的空间感受亦是负。在这种视角的解读下,人的感受被以理性解读,“感受”与“理性”在刘滨谊教授的视角下得以统一,共同服务于“人境”的环境感受。这场讲座也是刘教授对他研究方向和设计目的的深度剖析,讲座内容充实,现场气氛活跃,到场的师生多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刘滨谊教授带来的学术盛宴。


师生交流

廖宇航副教授发言
在交流环节中,师生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风景园林设计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刘滨谊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分享了他在多年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鼓励同学们要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和实践,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欣教授总结讲座
随着问答环节的结束,本次学术报告也接近尾声。刘滨谊教授的精彩演讲和深入浅出的解答,不仅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也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讲座结束后,李欣教授随后对刘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家对刘教授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

师生合影
图文丨刘 玥、廖宇航
编辑丨苏王美、崔芷宁
一审一校丨罗 玲
二审二校丨谢雨真
三审三校丨杨 修